一個關於島嶼臺灣,關於你我的故事。全書不著一個“愛”字,卻寫盡了人間的大愛,委婉而深情。故鄉,其實都會是他鄉,在高唱融合卻矛盾糾纏的現代,這個故事讓我們在淚光中發覺,愛-才是不分族群的歸鄉!

這段是書衣上,不確定是不是作者寫下來的介紹,其實也是要消弭我們對歷史所產生的仇恨。

所以看到我下這樣的標題不要高興的太早,我討厭民進黨更甚現在的國民黨,我生氣的對向是那個時代的他們以及到這個時代死不承認當時有這樣做,但是在這個時代也這樣做的人們。明明信手捻來都是故事,卻還有一堆人想要假裝無事甚至抹滅。只是這些情緒都可以因為愛的緣故放下,我相信作者也做到了,所以他可以寫出這麼好的作品來,甚至拍成連續劇,在這塊土地上成為一時的風潮。

同樣有在寫小說的我都會去觀察其他小說家怎麼開始一個故事的,作者的手段是我很喜歡的方式,先用一小家子的小人物們做開頭,而中間有個小朋友很容易讓人感受到那是作者的縮影,從小人物小家庭發生的故事,再帶到故事相關的大家庭,才發現原來這本書的主角群是後面才帶到的大家庭啊!

也許是作者第一篇小說的關係,故事線並不是很集中,只是一直圍繞在這個大家庭打轉,大家庭經歷過了日本戰敗、國軍來台乃至後來國軍大撤退這些大事件所發生的事情,故事中有各種在台灣留下痕跡的不同背景不同人種,有一些被貼著負面標籤的族群卻出現很多的好人,有被認為是受害族群的人們卻也存在著壞人,本來好壞就不是用人種、背景去分,台灣的故事很複雜,但那是我們走過並一直踏著的地方。年輕時看人文章寫鄉愁都覺得這有什麼,我存在的地方就是家,當年長後銳氣消失,回想最初成長的地方卻湧出各種情緒,這也是作者當初因為對抗國民黨沒辦法回台灣時寫下的寄託。

書中的部分故事就像是家族的編年史,阿公的正氣、阿嬤的努力持家、孩子們的有好有壞,知道他們都不是完美的人,但是那個年代的他們有好濃好濃的人情味,重到能夠讓不同族群的人相互扶持,讓我在閱讀時一直感到內心彭湃。當然看到228事件、白色恐怖時期,仍是一直感到憤怒,甚至一直在心裡面對著國民黨罵三字經。只是我想那並不是作者的本意,因為愛,人們可以放下。

一直都知道有這本書,但真正讓我想要買來看的,是一個很有趣的機緣,曾經的住家附近有間沒有招牌的公司,看起來是做某種設計的工作,他們在門口放了一個小櫃子,上面放了一些書,並告訴路過的人說可以投50元拿走一本,當時記得自己拿了兩三本走。最近回到那個地方,發現櫃子好久沒有人動過,長滿灰塵,甚至很多書都發霉,但神奇的是,那本民國85年出版的後山日先照受損竟然如此的小,不由得讓我投了錢買回來。結果回到家發現家人也在圖書館借了同一本書但不同版本,真是可愛的小小心電感應。

可愛的自由小圖書館

我很高興我能夠擁有這本書,而我很快就會再重讀。

保存良好

購買連結:

https://reurl.cc/k0zMQx

最後修改日期: 6 2 月, 2021

作者